【文明校园】安徽省肥西中学: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手机版亚博

主办

投稿邮箱:fxwmw511@163.com

手机版亚博-亚博网站首页 > 未成年人

【文明校园】安徽省肥西中学: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2025-06-11 14:28  肥西文明网

  弦歌不辍六十余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安徽省肥西中学,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42人。学校始终秉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学子筑梦追梦提供坚实的摇篮,积极打造校园文明新样态。

  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安徽省肥西中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举办润心电影之夜、开展诚信教育、组织红色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每年的宪法日,均为高三学生举行盛大的18岁成人仪式,让学生们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聆听师长寄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正式迈入成年人的世界。2024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了以“强国有我启新程,挺膺担当励青春”为主题的合肥市暨肥西县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规范入团仪式,新发展团员们面向鲜红的团旗,庄严宣誓,他们誓言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团组织的信任,无愧于共青团员这一光荣的称号。

  近年来,学校获得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

  安徽省肥西中学始终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宗旨,以打造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三新”教改以来,学校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多维度、全方位建设学科教研团队。先后组建学术委员会、种子教师团队,科学推进集体备课新设计、新进教师培养等工作,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方法与途径,每个月开展一次学术论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校先后获建10个市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创建了一支“爱岗敬业、精于教书、悉心育人”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拥有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0人,省市级教坛新星9人,省市县骨干教师、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优秀品牌教师60多人,其中,王玉琦荣获“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安徽省金牌职工”荣誉称号,张治平、卫青获得“安徽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张兴田、梅春启分别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庐州最美教师”荣誉称号,李国正等8位教师获得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独具特色

  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漫步校园,别具特色的户外文化长廊映入眼帘,先进人物、师生风采、法治宣传、校园新闻、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展示,进一步增添了校园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2024年以“歌声嘹亮展风采,强国有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暨高一年级班级合唱比赛中,16个班级轮番上场,《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精忠报国》等经典歌曲被同学们演绎得精彩纷呈。同学们在歌声中感悟信仰力量,在传唱中激发奋斗热情。

  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在第十五届比赛中,有173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29人;第十六届比赛共有90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21人。在2024年安徽省第七届读书创作活动中,获奖人数达17人。在全国中小学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多位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

  活动阵地建设丰富多彩

  为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开设了16个社团课程,涵盖文化学科、艺术体验、体育运动、心理健康等4大类别,包括英文电影赏析、思辩社、古诗词里寻美食、光影里的哲学和生活、心语社、拟南芥生物兴趣小组以及地理走进生活等社团,学生可以在线上选择自己想参加的课程。史海泛舟社团的同学在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中,有14位同学获得市级奖项,3位同学获得省级奖项,周敏郡同学更是挺进了国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人工智能社团的同学,在2023—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noc大赛)安徽省选拔赛ai天工造物项目中,12名参赛同学全部获奖,其中4人获省一等奖并晋级国赛,最终分别斩获全国二、三等奖;在2025年第五届安徽省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合肥市赛中,荣获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安徽省肥西中学荣获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未来,安徽省肥西中学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校园文明建设举措,不断提升整体创建水平,努力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责任编辑:高 飞

网站地图